-
1090瀏覽
-
0點贊
-
0收藏
-
0分享
-
138下載
-
0評論
-
引用
期刊論文
不同年齡段正常成人前列腺外周帶ADC值的初步研究
實用放射學雜志2006年12月第22卷第12期/J Pract Radiol, Dec 2006, Vol.22, No.12,-0001,():
目的 對不同年齡段正常成人前列腺外周帶ADC值進行分析研究。方法 無泌尿系統疾病病史的47例成年男性,按照年齡分成3組: 15~30歲,31~50歲, > 50歲3組。測量不同b值( b = 0、300、500、800 s/mm2 )下前列腺外周帶ADC值,并對各年齡組ADC值差異進行統計學分析。DWI檢查在GE 1.5T磁共振機上完成,使用單次激發EP I序列。結果 b = 300 s/mm2時,3個年齡段的ADC值依次為(2.03 ±0.29) ×10-3mm2/s、(2.37 ±0.33) ×10-3 mm2 / s、(2.75 ±0.29) ×10-3 mm2 / s,各組間具有統計學差異( F = 36.66,P < 0.01,one-way ANOVA);b = 500 s/mm2 時,3個年齡段ADC值依次為( 1.67 ±0.23) ×10-3mm2 / s、( 2.01 ±0.30) ×10-3 mm2 / s、(2.48 ±0.26) ×10-3 mm2 / s,各組間具有統計學差異( F = 62.75,P < 0.01);b = 800 s/mm2 時,3個年齡段ADC值依次為(1.57 ±0.15) ×10-3 mm2 / s、(1.85 ±0.22) ×10-3 mm2 / s、(2.30 ±0.25) ×10-3 mm2 / s,各組間具有統計學差異( F = 73.90,P < 0.01) 。結論 不同年齡段正常成人前列腺外周帶ADC值不同,在利用ADC值診斷前列腺外周帶病變時應考慮年齡不同造成的影響。
【免責聲明】以下全部內容由[李飛宇]上傳于[2008年03月27日 09時13分46秒],版權歸原創者所有。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與本網站無關。本網站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。
本學者其他成果
同領域成果